傳統龐大、佔地方又醜陋的CRT螢幕,近年來漸漸淡出市場,取而代之的新選擇,就是薄薄的LCD螢幕,方便美觀又不佔地方,不過往往消費者要選購的時候,卻對於規格書上的專有名詞,感到十分的陌生和艱澀,而且往往在詢問店員時,所得到的答案又是不清不楚,這時候該怎麼辦呢?
其實,LCD的相關名詞並不複雜,只要懂得這些專有名詞,其實對於液晶螢幕的選購,也就會買到自己所要的規格,就從下列的名詞當中,一起來好好瞭解一下囉!
壞點、亮點、暗點:上述的名詞其實都是由於面板製造時,製成不良所導致的結果名詞,以往液晶面板大缺貨的時候,偶爾消費者也有可能會買到有壞點的螢幕,但是今天產量大增的時候,廠商改以「無亮點保固」作為訴求,也就告訴消費者對於品質保證,部分的亮點可能是黑點、白點、紅點、綠點和藍點,對於整體的功能不至於有干擾,只是局部的小點會產生變化,對於心情的影響大於功能的結果。
亮度:液晶面板背後,通常有個稱為「背光模組」的設備,以往是以燈管作為發光源,近期新技術則改以高亮度發光二極體(LED)做為光源,亮度太亮容易眼睛疲勞,太暗則不易閱讀,目前主流的數值大約是300 cd/m2。
對比度:工程師在全暗的測試中心裡,如果液晶螢幕上的白色越亮、黑色越暗(不漏光),就表示對比度愈佳,現今的液晶螢幕,在生產技術越來越好的情況下,對比度也就成了競爭條件的數據之一,目前主流的數值大約是從300:1到2000:1都有。
DVI&D-SUB:傳統的CRT螢幕顯示時,是採用類比的電流訊號,D-SUB接頭就是所謂的類比街頭,但是液晶螢幕本身卻使用數位訊號,因此較高規格的液晶螢幕,就會採用DVI數位接頭,因此有DVI的接頭,物理上會有比較好的表現效果。
反應時間:由於液晶螢幕的工作原理,的確是以電擊的方式,改變玻璃當中的液體排列方式,因此定義上從黑色改變到白色的時間越短,就是越佳的反應時間,目前市售的反應時間,大約從2~5微秒都有。
情境表現:對於以K度作為表現的色溫數值,對於多數非影像工作者而言,這是十分陌生的表現方式,因此對於各種色溫的表現,業者就以套件選單的方式,提供使用者作為調整的選項,對於看電影、打電玩或是製圖時,可以有多種色溫的選擇。
可視角度:以往製程技術上的瓶頸,讓螢幕的可視角度大受限制,目前新的液晶製程裡面,已經有相當的進步,從螢幕中心往兩邊計算,目前都已經有超過160度已經上的可視角度。
越來越競爭的LCD市場,未來廠商一定會喊出,各種稀奇古怪的口號和技術,但是上述的這些條件,是短期間之內很難會有改變的規格和技術名詞,下次當您要選購液晶螢幕的時候,別忘了先以上述這些規則做比較,這樣就可買到物美價廉的好螢幕哦!
- Dec 04 Thu 2008 12:23
液晶螢幕專用名詞公開─讓您變LCD專家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